電力系統學習筆記-Protective Relay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
- Nick Shih
- May 15, 2018
- 2 min read
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(IEEE)
IEEE對電驛的定義(IEEE C37.90)
“電子元件,以預先設定好的方式,對特定輸入條件做出反應。反應可能是接點接觸,或是控制電路中的其他類似變化。”
“輸入通常是電訊號,也有可能是機械、熱、或其他,也有可能是組合訊號。限制開關和類似的簡單元件,不是電驛”。
IEEE對保護電驛的定義(IEEE 100)
“檢測有缺陷的線路、設備或是其他電力系統,若有異常或是危險,就啟動適當的控制電路”。
IEEE對熔絲的定義(IEEE 100)
過電流保護裝置,具有可熔斷的片狀物,當有過電流通過時,會被加熱、斷開,而將電路開路。
自然事件也可能導致短路,像是雷擊引起感應電壓,或是直接雷擊。在農業或是沿海地區,灰塵、殺蟲劑、農藥噴霧等物質,會汙染礙子。鹽分堆積到某種程度,也會造成閃絡。一旦礙子上出現閃絡,電路必須跳閘以斷開電弧。
發生閃絡的礙子,容易損壞,會造成電路永久中斷。在重載時,傳輸線上電流變大,電線發熱、膨脹,導致下垂。架空輸電線的故障,通常是單相對地故障。主要由雷擊引起的瞬間高電壓造成,或是樹枝觸碰到電線造成。故障發生的種類,占比大約是像下面的分配:
單線接地故障:70%–80%
相間短路接地故障:17%–10%
相間短接故障:10%–8%
三相接地故障:3%–2%
如果故障電路可以被快速中斷,閃絡不會導致永久損壞。常見的作法是讓故障電路開路,等電弧自然熄滅後,再閉合電路。電路只會暫時中斷、電壓驟降,但是可以提供連續服務。
最常見的故障指標,是電流突然增加。最重要的是,保護裝置要判斷故障是否不可容忍,因此需要採取快速行動。或只是可容忍的、暫態的情況,可以被系統吸收。如有必要,保護裝置要快速隔離故障區,使系統干擾降到最小程度。
為了減少因為保護失效,造成的災難事件,作法是使用多個並聯運作的電驛,或是電驛系統。這些電驛可以在同樣區域(主要備用)、同樣的建物(本地備用)、遠端的建物(遠端備用)。這三種情況也可以同時使用。在高壓系統,常常提供單獨的電流、電壓、電流與電壓量測裝置,斷路器上的單獨跳閘線圈,單獨的跳閘電池電源。
足夠的冗餘能力很重要。但額外的冗餘,對安全性有負面影響。因為為了可靠性,增加了很多系統,會增加誤操作的可能性。

コメント